服务热线
+86-756-3999968
在心外科手术中,CT、MRI、B超等检查只能提供二维影像,医生无法直视心脏全貌,不能直接观察其内部细微结构,因此难以掌握准确、全面地掌握病患信息。赛纳WJP直喷式彩色多材料3D打印技术可在术前将患者的二维影像数据转化成与实物一比一大小的全彩3D打印模型,将心脏结构形态、血管等内部结构生动的呈现于医生眼前,并可提供更多传统影像学检查难以显示的丰富信息,从而将上述复杂过程大大简化和标准化,使得手术更准确、安全。
申请医院 | 广东省人民医院 | 病患情况 | 患儿林某某 |
---|---|---|---|
病情描述 | 肺动脉闭锁Ⅳ型伴随室间隔缺损,患者能活下来是靠主动脉发出的大侧支血管为肺供血,但是患者的心功能非常差。 | ||
手术难点 | 根据二维CT影像,医生对患者侧枝血管位置、大小、走形等把握较为抽象,难以精准判断侧枝血管的具体情况。手术过程中,病人无法进行自身的血液循环,所以需要对患者进行体外循环,而体外循环时间越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总体的风险就越高手术存在诸多并发症包括但不限于 呼吸功能损害 、脑损害等。 | ||
治疗方案 | 采用根治手术,从正中开胸手术入路,利用支气管的空间位置作为标记点,在这几个精巧模型的指引下,庄建院长和岑坚正主任快速准确的寻找到了所有侧枝,顺利的重建了整个肺动脉树,按照既定方案完成了整台手术。 | ||
优点 | 1. 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因为体外循环导致的并发症风险。 2. 患者费用的成本的降低,因为打印了3D模型增加的费用小于因为没有模型导致的时间成本和并发生发生的治疗药物成本。 3. 提高医院手术室的利用率,单位时间内能够做更多台手术。 |
更多案例
广东省人民医院-高州市人民医院 5G直播手术
左右肺静脉汇合成共汇静脉后回流入右心房,房间隔缺损,肺动脉高压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瓣下),房间隔缺损
左室壁肥厚,左室流出道受压变窄
吻合口未见狭窄;完全型大动脉转位,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双上腔静脉
应用场景